top of page

桃城窗景詩

作品材質|複合媒材拼貼 透光PVC
作品尺寸|長 660 cm、寬 400 cm
展出地點|桃園中路4號社會住宅一樓公共空間

創作理念

桃園,素有千塘之鄉的稱號,取材來自活化境內多座埤塘成為都市綠洲,將俯視地景的遠觀視野,拉近至建築景窗的微觀視角,創作使用和紙膠帶轉換地圖地景為抽象色塊的全景圖,使具有歷史脈絡的埤塘景觀,融合在地特色的蝴蝶形鐵窗花樣,塑造不同維度的觀看方式,玻璃介面為地圖的地景展開圖,利用白天引進的日光製造地圖光影與窗花圖案倒映在空間中,呈現建築與光影的變化,黑夜則慢慢顯現這些閃爍的埤塘區塊,透過自然與建築元素,幾何形狀及符號對稱的排列組合、層次的拼貼、時間的變換⋯從文化特色中編織出具科技感的線性網絡意像,帶來和平、自由、幸福生活、吉祥美好的家的寓意。

Taoyuan, known as the "Land of a Thousand Ponds," transforms its historic ponds into urban oases. This work shifts from an aerial landscape view to an intimate architectural perspective, using washi tape to abstract maps into colorful panoramas. Butterfly-shaped iron window grilles reflect local heritage, while the glass interface unfolds as a landscape map.  

 

By day, sunlight casts map shadows and window patterns, blending architecture with light; by night, shimmering ponds emerge. Through geometric forms, symmetry, and layered collages, the piece weaves a futuristic network, symbolizing peace, freedom, and the beauty of home.

Wu Chien-Yi

1987生於台中,從事視覺藝術與複合媒材裝置創作。關注日常性社會現象與文化,思考符號本身與其介面的關係,對應當代加工材料膠帶,加以編碼組構,形成具獨特語彙的視覺圖像,透過介入不同的空間建築中,產生意義並製造觀念上的辯證關係。系列作品『微型百貨』探討網路消費文化的符碼,『窗景的空間詩』呈現台灣黑鐵窗花的城市美學。並參與各種跨域合作計畫,透過文化與材料上的融合互動,使創作能量相互整合,使作品產生多元連結。近期透過國內外駐村創作與現地製作的裝置藝術,發展出別具區域性特色的作品,2016年受邀上海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現地製作「微型百貨O2O」數位互動現地裝置,2017年,台灣首位受邀參與,台灣FB辦公室創作計劃(FB AIR PROGRAM)將台北特有的風景化為具共感記憶裝置呈現,2019年再度受邀參與台灣FB辦公室『FB AIRL Poster Design Commission』海報設計。 2024年獲選參與日本bankart駐村,參與橫濱三年展延伸展 bankartlife7,於新高島站,商業總部連通道設置作品。

吳芊頤工作室,由藝術家吳芊頤創立,從事視覺藝術與裝置創作,透過跨域合作,創造空間性藝術的各種可能,運用複合媒材手工編碼在地性的符號與結構,現地製作與文化交流,呈現在國內外公共藝術、委託製作、共創、企業合作、典藏等面向。 

桃園區中壢區新中北路200號,中原大學建築系, Zhongli District, Taiwan

Tel:03-265-6122

Fax:03-265-6199

enteringartgallery@gmail.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