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坪線
作品材質|鋼桿、鋼索線、PE線、連接器、壓克力
作品尺寸|6m x 8m
展出地點|桃園八德1號社會住宅一樓室外草皮

創作理念
《浮坪線》是一個沉浸式的裝置藝術,通過張拉結構探索自然與建築之間的互動,旨在讓參觀者與周圍環境產生聯繫。該裝置的靈感源自荷葉水面張力的微妙平衡和浮萍的優雅運動,創造出一個自然元素與人類互動匯聚的和諧空間。裝置特色是一系列作為主要支撐系統的繩索,強調彈性和平衡的主題。當參觀者走進空間時,他們能夠體驗張力與壓縮之間的動態互動,邀請他們思考人與人、空間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設計中還整合了互動元素,如漂浮結構和參與性托盤,鼓勵當地社區的參與。這些特徵使訪客能夠積極參與裝置,通過填充托盤水和調整其位置以達到平衡,探索浮力與韌性的概念。《浮坪線》作為反思生態平衡和生命相互聯繫的平台,促進對我們與環境關係的更深層次理解。該裝置旨在啟發關於可持續性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的對話,同時提供一個獨特的公共互動和參與空間。
"Floating Line" is an immersive installation explor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nature and architecture through tensile structures. Inspired by water tension on lotus leaves and duckweed movement, it creates a space where natural and human interactions merge. Using a rope-based support system, it highlights elasticity and equilibrium. Visitors engage with shifting forces, adjusting water-filled trays to explore balance, buoyancy, and resilience. As a platform for ecological reflection, "Floating Line" fosters awareness of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interconnectedness, invi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dialogue.
Quek Shu-Han
一位空間設計師、文化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致力於探索建築、材料創新與參與式藝術的交會。她是 Colllab(現場建造與公共空間活化實驗室)及 Reel Life Archival(透過多學科敘事與空間介入記錄沿海社群與行業的倡議計畫)的創辦人,同時擔任 Grassspace Design 的首席設計師以及 UCSI 建築與建築環境學院的講師。
她的實踐專注於文化檔案、文學改編與都市再生,將閒置空間轉化為沉浸式與互動性的環境。代表性作品包括 KongsiKL 藝術空間活化、PJ6 社區公園設計、Keramat 社區圖書館的現場建造以及 Unreel Pangkor 生活博物館。她策劃的 "WhereAs Old Klang Road" 計畫展現其透過藝術與設計檔案化在地敘事並重新詮釋市場空間的方式。